🌛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,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,现在轮到
🌛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,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,现在轮到他们犯愁了:这堆积如山的芯片,到底还能卖给谁?信源:人民网——损人害己美国半导体协会:对中国设限或损害本国产业一场原本意在精准扼制的技术封锁,却意外地按下了快进键,把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,从一个被动的终点站,硬生生锤炼成了能够撬动全球产业格局的战略杠杆。当中国市场的大门不再像往常一样敞开时,那些曾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国际巨头,最先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。要知道,高通差不多一半的收入都指望着中国,英特尔和AMD也分别有27%和15%的业务在这里。所以,当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下滑10.8%,设备进口量更是锐减24.1%时,一场风暴便不可避免地来临了。这其实并不是少了几笔订单那么简单的事,要知道三星半导体部门的仓库里,堆着价值近3400亿的库存,同时美光的库存也达到了惊人的83.7亿美元。卖不出去的芯片,迅速变成了财务报表上的巨大黑洞。美光一年亏掉58亿美元,英特尔一个季度就亏了16亿,股价甚至跌回了16年前的水平。整个行业的恐慌情绪在资本市场蔓延,全球半导体市值一度蒸发超过1.4万亿美元。事实证明,当失去中国这个“衣食父母”后,昔日高高在上的技术优势,并不能直接兑换成真金白银,而面对封锁,中国并没有在别人划定的赛道上死磕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,给出50%的研发补贴,这为另辟蹊径提供了充足的弹药。与此同时,在光刻技术上,璞璘科技交付的纳米压印设备,就没想过去硬碰EUV。它的逻辑很简单:能耗只有EUV的十分之一,成本便宜四到六成,性能还超越了日本佳能的同类产品。这不就是一条全新的、更经济的赛道吗?还有长江存储捣鼓出了294层的3DNAND技术,存储密度直接提升30%,成本还更低。这种打法,不是要取代谁,而是要从根本上瓦解现有昂贵技术路线的商业模式。这不禁让人好奇,这样的路真的走得通吗?其实还是中芯国际的数据最有说服力,数据显示有超过八成的订单都来自国内客户,产能利用率还保持在92.5%的高位,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更是达到了22.09亿美元。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国际巨头们的态度变化,ASML曾经有高达49%的订单来自中国,可在荷兰收紧出口后,第三季度新增订单总额骤降至26亿欧元,产线开始闲置,连明年的销售预期都不得不下调。这把“卡脖子”的剑,显然是双刃的。结果英特尔转身就在深圳投了132亿建创新中心,英伟达为了保住市场,连夜给中国客户“改参数”定制芯片。这种从技术傲慢到市场谦卑的转变的背后是华为麒麟芯片带着接近5纳米的性能强势回归,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市场不仅巨大,而且正在逐渐拥有自己的选择。于是这场全球半导体棋局,此时已经彻底变了天。美国发起的封锁,无意中把中国市场从一个安静的“买家”,变成了一个手握巨大杠杆的“玩家”。在这个紧密相连的世界里,任何试图通过割裂市场来维护霸权的做法,最终都可能引火烧身,并催生出一个谁也无法再轻易掌控的新格局。